本篇文章1131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近來總有人問我:"刷了三個月抖音,為啥我的軟文點贊不過百?" 上周我親目擊證了一個賣泡菜的小店,靠著三條視頻賣出2000罐。今天就拿這一個真實案例,帶你看懂抖音軟文的流量密鑰。
這家夫妻店本來在菜商圈擺了十年攤,今年三月開始玩抖音。第一條爆款視頻是如許的:
清晨4:30的后廚鏡頭:老板娘邊切蘿卜邊哼老歌,突然鏡頭轉向泡菜壇子特寫,文案寫著:"做了十年泡菜,第一次拍給女兒看"。
爆點剖析:
對比他們失敗的探店視頻:
內容范例 | 播放量 | 轉化率 |
---|---|---|
傳統商品展現 | 1.2萬 | 0.3% |
場景化故事 | 538萬 | 12.7% |
我意識的私教小王,客歲還愁招生,今年靠三條視頻收滿會員。他最火的視頻是"健身房最尷尬的5秒":
學生做深蹲時褲子開裂的特效畫面,配上文案"選錯訓練服有多害怕?"。
避坑秘訣:
當初他每月靠帶貨分成就能賺3萬,比上課收入還高。記著啊,抖音軟文不是賣貨,是幫網民造夢!
某少兒編程機構用了個神操作——讓孩子給玩具編程。視頻里,8歲男孩用樂高搭的挖掘機真的會動,家長批評炸鍋:"這比玩手機強多了!"
進階技巧:
他們用這套組合拳,三個月招了200新生,轉化率比地推高6倍。
近來整理了頭部賬號的爆款規律,發現三個反常識景象:
有個做手工皂的案例特典型——視頻拍得個別,但批評區有人問"孕婦能用嗎"激發2000條探討,直接沖上熱榜。以是啊,會做內容不如會做互動!
身為操盤過30個抖音賬號的老油條,我最想說的是:別被各種經營課忽悠瘸了。真正能火的軟文,都是把網民痛點翻譯成視覺語種。下次拍視頻前,先問自己三個癥結:
那些月銷百萬的爆款,說到底不過是把廣告藏進柴米油鹽。就像我家樓下水果店,老板天天拍開榴蓮視頻,當初分店都開到第五家了——你猜他怎么做到的?每次開榴蓮前都會面朝鏡頭喊:"這一個不熟我生吃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