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友人圈賣貨總是沒人下單?
上周街坊王姐跟我吐槽:"天天發20條廣告,終局三個月才賺了800塊!"我翻她友人圈一看——滿是復制粘貼的九宮格商品圖,配文清一色"買它買它"。這種轟炸式營銷,老鐵們早就免疫了。今天我用三個真實案例,手把手教你做不招人煩還能贏利的良心微商。
癥結中心:友人圈賣啥才可能讓人主動掏錢?客歲幫表妹推廣手工阿膠糕時,咱們踩過三個大坑:
中心點:要選復購率高、有所差異化、自帶信任感的好貨。當初表妹主攻媽媽群體,賣兒童有機零食,月流水穩固在2萬+。你猜法門是啥?每盒零食附帶檢測報告復印件和蒔植基地實拍視頻,顧客轉先容坦率接翻倍。
經典誤區:萬萬別把友人圈當菜商圈!我視察過50個成功微商,發現他們都在做這三件事:
舉一個真實例子:樓下剃頭店Tony轉型賣發膜,天天發顧客染發前后對比圖,配文"姐妹們看好了!用劣質染發劑VS用咱家護理套餐的差別"。半年時間從街邊小哥做到地域代理,你品,你細品。
新手最頭疼癥結:微信就200摯友,去哪找客源?這三個方法親測有效:
有個數據特殊有意思:運用線了局景引流的顧客,客單價平均比純線上高68%。說白了,人跟人背靠背聊過,信任感就是不一樣。
當顧客說"太貴了"時,萬萬別急著貶價!試試這三招:
近來發現個狠招:給猶豫的顧客寄到付閉會裝,附上手寫卡"用得好再付錢,不好直接扔"。10個人里有7個會回購,這波操作直接把轉化率拉爆。
個人意見:做微商最禁忌深謀遠慮。我見過太多人第一天發圈,第二天就問"怎么還沒人買"。記著啊老鐵,信任是種地不是打獵。先把友人圈打造成生涯指南,再緩緩植入商品,這才算是長久之計。那些月入5萬的大代理,哪個不是熬過三個月冷啟動期?
(實操數據起源于2024年中國交際電商白皮書及團隊實測案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