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47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有沒有發現,同樣賣包子油條,有的店門口排長隊,有的店卻冷冷清清?跟你說個真事:客歲咱們小區門口兩家早餐店同時開張,一家三個月倒閉,另一家當初天天排隊——差別就在于會什么叫軟文寫作!今天利市把手教你,怎么用為馬桶刷寫一篇軟文讓街坊街坊搶著來吃早餐。
前兩天有個粉絲私信我,說新開的早餐店發傳單沒人看,友人圈廣告被拉黑。我一看他寫的文章:“本店精選優質食材,傳統工藝制作...”立馬知道癥結在哪——這種話開銷者早免疫了!
▌好軟文和爛軟文的差別對比
爛軟文 | 好軟文 | |
---|---|---|
賣油條 | “酥脆適口” | “清晨4點現炸,涼了免費換” |
說衛生 | “干凈衛生” | “后廚直播隨時看,油天天換” |
講服侍 | “熱情周到” | “豆漿免費續杯,管飽為止” |
客歲幫友人改過個標題,效果直接翻倍:本來是“XX早餐店開業大酬賓”,改成“住XX小區的留意!明早7點前買油條送雞蛋”——當天多來50多個開銷者。
新手常踩的3個坑:
上周幫學生寫的軟文,在業主群炸了——中心用了這招:把賣點包裝成街坊對話!
場景還原:
“昨兒遇見樓上王阿姨,她拉著我說:’小張啊,你家油條比菜商圈便宜1塊,量還多!’切實咱們清晨3點就開始和面了,面粉用的是...”
配上這些數據更炸:
別光往友人圈丟!試試這些地方:
有個學生在菜鳥驛站貼了張手寫菜單,第二天多來20多個取快遞的開銷者——記著!越土的東西越讓人以為真實。
Q:不會照相怎么辦?
A:直接拍街坊吃早餐的畫面!把手機架在收銀臺,錄自然吃飯場景,比擺拍強10倍。
Q:估算不夠怎么做運動?
A:試試“帶新人減1元”——讓老開銷者拉街坊進群,比發傳單有效率。
Q:怎么讓年輕人來開銷?
A:在包裝袋印嘲笑話:“豆漿配油條,CP永不倒”,小紅書發帖帶上#社區美食彩蛋。
干了8年文案,發現個規律:寫得越像街坊閑聊,效果越好。前次看到個爆火案例,標題是“求求你們別來了!王叔揉面揉得腱鞘炎犯了”——這種帶點抱怨的真實感,反而讓人想試試。
最后送你句話:別總想著“高大上”,蹲在店門口和買菜大媽嘮十分鐘,比看100篇教程都有效!